越来越多的超市企业意识到经营百货公司的困难。事实上,面对品牌独立开店的现状和电子商务的影响,如何经营百货公司已经成为超市跨境后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巧用购物卡聚客流
为了区分超市业务,跨境运营下的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的品牌名称一般与超市不一样。例如,物美集团的购物中心是圣熙8号Tesco乐购的购物中心品牌被称为乐都汇。虽然名称的差异为超市的多元化经营奠定了基础,但也增加了消费者识别品牌的难度,延长了品牌培育期。
在这种情况下,超市将企业的单用途预付卡推广到其百货公司,一是增加客户忠诚度,二是将超市客流引向百货公司。
记者了解到,消费者在圣熙8号和九龙百货公司购物时,可以使用超市企业的美通卡和京客龙卡进行结账。物美集团相关负责人还透露,自圣熙8号购物中心美通卡以来,客流量较以往有所增加。
业内人士指出,不仅是购物卡,集团的会员卡也可以统一通用。然而,据《北京商业日报》记者报道,北京华联的百货公司、购物中心、精品超市和生活超市都有统一的名称BHG,但是相互的会员卡并不通用。即使是超市业态,精品超市和生活超市也有两种会员卡,不能通用。
加强百货意识
纵观国内零售业,超市跨境百货公司成功的案例很少,但百货公司成功跨境经营超市随处可见。上海通略零售顾问公司董事长沈建国也告诉《北京商报》,大多数外国零售公司也以百货公司为超市。
美国最大的社区百货连锁店Target百货,成立了Target super store,在原有2万-3万平方米的社区廉价百货公司引进约5000平方米的食品超市;韩国乐天百货公司也有成功的超市超市连锁店。两者都是先做百货公司,然后跨境做超市的成功案例。
事实上,在一位商业房地产人士看来,百货公司开设超市的整合程度强于跨境百货公司。超市企业要想跨境,就必须颠覆以往超市为大的理念,成立专门的百货公司进行独立经营管理。中国的一些超市不仅想开百货公司,还想突出超市的一部分。最后的物业布局是三层的超市和一层的百货公司。这实际上忽略了商店布局的规则。
然而,有两种外国模式值得中国超市公司学习。日本永旺和伊藤阳华堂本身就是食品超市 社区百货公司的二合一形式。超市和百货公司处于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,围绕消费者的需求运营;在韩国E ** rt无论是品牌、商品展示、装牌、商品展示、装饰、购物氛围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。
注重体验业态搭配
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,由于定位不同,超市无法与百货公司分享客流。沈建国认为,正是由于超市和百货公司的定位差异,才能吸引不同的客户,从而分享新的客户。这种效果是1加1大于1。
超市进入百货公司应该追求互补的定位和扩大商业磁场力量,但仅仅‘超市+百货公司’是不够的。特别是面对电子商务的竞争,纯粹以销售为主体的商业形式不能继续吸引顾客。沈建国表示,超市企业做百货公司,商业形式设置需要休闲,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,以保持繁荣。
华冠天地百货公司去年在北京郊区开业,是一种集购物、休闲娱乐、餐饮、文化项目于一体的新型百货公司,旨在提供多样化的购物体验。
既然要搭配各种业态,规模就成了关键问题。沈建国认为,一个全方位的多功能百货公司需要10万-15万平方米的面积,但目前百货公司的面积大多在5万-7万平方米,缺乏竞争力。超市开的百货公司规模更小。数据显示,九龙百货只有2.3圣熙8号约1万平方米,不到3万平方米。规模不够,注定超市做百货只是照猫画虎,开的店也是没有本质的伪百货。
此外,沈建国还建议食品元素对百货公司至关重要。美食街 大众餐饮集团 高端餐饮集团的餐饮组合也可以成为失败的关键。记者(北京商业日报 娄岳)
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
扫码免费用
申请免费使用
在线咨询